本文是学习GB-T 26685-2017 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测量方法. 而整理的学习笔记,分享出来希望更多人受益,如果存在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本标准规定了支持GB
20600—2006地面数字电视接收功能的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以下简称接
收机)的性能测量项目、测量条件和测量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支持GB
20600—2006地面数字电视接收功能的标准清晰度和高清晰度地面数字电
视接收机。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174 PAL-D 制电视广播技术规范
GB/T 20090.16 信息技术 先进音视频编码 第16部分:广播电视视频
GB 20600—2006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
GB/T 22726 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规范
GB/T 26270—2010 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标准测试信号
GB/T 26681—2011 地面数字电视标准测试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GB/T 26686—2017 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通用规范
SJ/T11157.2 电视广播接收机测量方法
第2部分:音频通道的电性能和声性能测量方法
SJ/T 11324—2006 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术语
SJ/T 11324—200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可接受误码 acceptable error free
信号接收时规定时间内未纠正误码事件少于某一门限。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tp.MAx:GB/T 26686—2017 中规定的接收机应能抵抗的0 dB 最大回波时延。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EF- 可接受误码(Acceptable Error Free);
EIT—— 事件信息表(Event Information Table);
EIT p/f--当前/后续事件表(EIT present/following);
GB/T 26685—2017
EPG— 电子节目指南(Electronic Program Guide);
MPEG 运动图像专家组(Moving Pictute Experts Group);
NIT—— 网络信息表(Network Information Table);
PCR—— 节目时钟基准(Program Clock Reference);
PID——包识别符(Packet Identifier);
PMT—— 节目映射表(Program Map Table);
PSI 节目专用信息(Program Specific Information);
SDT— 业务描述表(Service Description Table);
SI——业务信息(Service Information);
TDT— 时间和日期表(Time and Date Table);
TOT— 时间偏移表(Time Offset Table);
UHE 特高频(Ultra High Frequence);
UTC—— 世界协调时(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d);
VHF—— 甚高频(Very High Frequence)。
除非另有规定,在测试接收机时应在4.5规定的标准测量条件进行。
测量应在不受来自外界的射频和低频电磁场干扰的室内进行,若外界电磁干扰影响测量结果,则测
量应在屏蔽室进行。
测量光、色等性能参数时应在暗室中进行,杂散光照度小于或等于11x。
测量声学性能应在消声室中进行,消声室符合 SJ/T11157.2 的有关规定。
4.1.3.1 测量条件
测量条件应满足下列要求:
环境温度:15℃~35℃;
相对湿度:25%~75%;
大气压力:86 kPa~106 kPa;
电源:220×(1±5%)V,50×(1±2%)Hz。
4.1.3.2 仲裁条件
仲裁条件应满足下列要求:
环境温度:20℃±2℃;
相对湿度:60%~70%;
大气压力:86 kPa~106 kPa;
电源:220×(1±2%)V,50×(1±1%)Hz;
电源谐波:0~5%。
GB/T 26685—2017
为保证在测量开始后接收机性能不随时间明显变化,接收机应在标准测量条件下稳定工作至少
见GB/T 26270—2010。
测量工作模式见表1,其中工作模式11仅适用于"工作模式与调制参数改变"。
表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具体要求见表2。
表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GB/T 26685—2017
表 2 (续)
|
|
|
---|---|---|
|
|
|
|
|
|
|
|
|
|
|
|
|
|
|
最小接收信号功率应在 VHF 和 UHF
所有频道上测量工作模式7性能,以最差结果为该项目工作
模式7的测量结果。
反射损耗、抑制模拟电视邻频干扰能力、抑制数字电视邻频干扰能力在14频道(482
MHz)、31 频
道(658 MHz)、47 频道(786 MHz) 进行测量。
其他项目在31频道(658 MHz) 进行测量。
输入到接收机的射频信号用频道内(8 MHz) 的平均功率表示。
射频电视信号的标准有用输入信号功率在射频输入端应为—60 dBm。
干扰用模拟电视信号采用PAL-D
射频信号,其所调制视频信号为100/0/75/0彩条信号,音频信号 为 1 kHz
信号,其他要求应符合 GB3174 的规定。模拟电视信号功率以频道内(8 MHz)
峰值功率
表示。
高斯噪声应覆盖被干扰频道。高斯噪声功率以被干扰频道内(8 MHz)
的平均功率表示。
脉冲噪声发生原理见图1。
style="width:4.20662in;height:2.67344in" />高斯噪声 发生器
数字脉冲 发生器
控制端
11
脉冲噪声
图 1
GB/T 26685—2017
脉冲噪声功率以高斯噪声发生器所发高斯噪声在被干扰频道内(8 MHz)
平均功率表示。
多径信道模型见附录 A。
测试码流节目时间长度应不少于1 min,
至少包含一路视频节目和一路音频节目。视频节目应为
活动图像序列。
在测试评价系统净荷数据率大于14 Mbps
的工作模式时,测试用码流中包含的视频节目应至少包 含一套基本流数据率大于8
Mbps 的高清节目,帧频为25 Hz, 幅型比为16:9,分辨率为1920×1080,
色度参数为4:2:0。
测试用码流中若包含标清节目,帧频为25 Hz,
幅型比为4:3,分辨率为720×576,色度参数为
4:2:0。
系统框图见图2。
style="width:11.19375in;height:3.10694in" />
图 2
本条以可接受误码接收为接收判定门限。有关可接受误码的规定见附录 B。
5.2.2.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是否支持 GB 20600—2006
中规定的全部工作模式,以及调制参数改变时接收机自动
切换时间。自动切换时间单位为秒(s)。
5.2.2.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3。
GB/T 26685—2017
style="width:6.31331in;height:1.03994in" />数字电视
测试发射机
图 3
5.2.2.3 测量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3连接测试系统,码流发生器输出标准活动图像序列(标准码流数据率小于或等于
4.813
Mbps),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率,使被测接收机输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
号功率;
b)
设置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频率为被测频道频率,按表1中工作模式1设置数字电视测试发射
机工作模式参数;
c)
调整被测接收机接收频率与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频率一致,观察屏幕显示图像是否正常并将
接收情况记入表3;
d) 在工作模式 i(i=2~11) 重复步骤 b)~c)依次验证被测接收机接收情况;
e) 被测接收机工作模式1验证完毕后,关闭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射频输出;
f)
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工作模式2参数设置完毕后,打开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射频输出,利用秒
表记录工作模式1切换至工作模式2的切换时间 T₁ z;
g) 在工作模式 i(i=2~10) 重复步骤 e)~f)依次测量切换时间 T₂
3、Ts、T4s、Ts6、T₆ 7、T₇8、 T₈9 、Tg10 、T11;
h) 被测接收机工作模式11验证完毕后,关闭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射频输出;
i)
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工作模式1参数设置完毕后,打开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射频输出,利用秒
表记录工作模式11切换至工作模式1的切换时间 T₁ 1;
j) 取 T₂ 、T3、T₃4、T₅ 、T₅6、T⁶ 7、T⁷ s、Ts9、T₁0、Ton、T
平均值记为自动切换时间。
表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GB/T 26685—2017
5.2.3.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是否能够在VHF、UHF 频率段范围内正常接收。
5.2.3.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4。
style="width:6.35328in;height:1.03994in" />数字电视
测试发射机
图 4
5.2.3.3 测量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4连接测试系统,码流发生器输出标准活动图像序列,设置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为工作模
式7,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率,使被测接收机输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b) 设置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频率为被测频道中心频率;
c)
调整被测接收机接收频率与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频率一致,观察屏幕显示图像是否正常;
d) 若正常接收,则记录被测接收机支持该频道,否则记录不支持;
e) 在 UHF 和 VHF 所有频道重复步骤 b)~d),并记录测量情况。
5.2.4.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对载波频率偏差的适应能力,单位为千赫兹(kHz)。
5.2.4.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4。
5.2.4.3 测量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4连接测试系统,码流发生器输出标准活动图像序列,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
率,使被测接收机输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b)
调整被测接收机使屏幕显示正常图像,记录此时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载波频率为f;
c)
逐渐减小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载波频率,直至被测接收机不能正常工作,再逐渐增加数字电视
测试发射机载波频率直至可接受误码接收,记录此时载波频率f₁ ,
计算△f₁=fi-f;
d)
逐渐增大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载波频率,直至被测接收机不能正常工作,再逐渐减小数字电视
测试发射机载波频率直至可接受误码接收,记录此时载波频率f₂ ,
计算△f₂=f₂-f;
e) 记录被测接收机频率捕捉范围为△f₂ ~△f₁。
5.2.5.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射频输入端阻抗匹配情况,单位为分贝(dB)。
GB/T 26685—2017
5.2.5.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5。
style="width:3.84003in;height:1.05336in" />被测
接收机
图 5
5.2.5.3 测量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设置网络分析仪中心频率为被测频道中心频率,电平为0 dBm, 带宽为8
MHz, 测量项目为反 射损耗测试;
b) 分别用短路器、开路器和75Ω标准负载校准网络分析仪;
c)
按图4连接测试系统,码流发生器输出标准活动图像序列,设置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频率为被
测频道中心频率,调整输出功率使被测接收机输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d) 调整被测接收机使屏幕显示正常图像;
e) 按图5连接测试系统,将网络分析仪接到被测接收机射频输入端;
f) 记录8 MHz 带宽内反射最强点的结果为被测接收机该频道的反射损耗。
5.2.6.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在高斯信道条件下能够正常工作的最低载噪比,单位为分贝(dB)。
5.2.6.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6。
style="width:8.22708in;height:2.39375in" />
图 6
5.2.6.3 测量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6连接测试系统,码流发生器输出标准活动图像序列,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
率,使被测接收机输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b) 调整被测接收机使屏幕显示正常图像;
c) 接通高斯噪声发生器,增大噪声功率,使被测接收机不能正常工作;
d) 逐渐减小噪声功率,直至可接受误码接收;
GB/T 26685—2017
e) 记录被测接收机高斯载噪比门限为此时载波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
5.2.7.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在静态多径信道条件下能够正常工作的最低载噪比,单位为分贝(dB)。
5.2.7.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7。
style="width:10.05329in;height:2.39338in" />码流
发生器
数字电视
测试发射机
信道
模拟器
混合器
高斯噪声
发生器
被测
接收机
图 7
5.2.7.3 测量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7连接测试系统,码流发生器输出标准活动图像序列,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
率,使被测接收机输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b) 调整被测接收机使屏幕显示正常图像;
c) 按附录 A 中多径信道模型设置信道模拟器,测量莱斯信道载噪比门限时按
A.2 设置,测量瑞 利信道载噪比门限时按 A.1 设置;
d) 接通高斯噪声发生器,增大噪声功率,使被测接收机不能正常工作;
e) 逐渐减小噪声功率,直至可接受误码接收;
f) 记录被测接收机静态多径载噪比门限为此时载波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
5.2.8.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能够正常工作的接收信号功率范围,单位为分贝毫瓦(dBm)。
5.2.8.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8。
style="width:8.51331in;height:1.01332in" />码流
发生器
数字电视
测试发射机
精密
衰减器
被测
接收机
图 8
5.2.8.3 测量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GB/T 26685—2017
a)
按图8连接测试系统,码流发生器输出标准活动图像序列,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
率,使被测接收机输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b) 调整接收机使屏幕显示正常图像;
c)
逐渐减小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率,直至被测接收机不能正常工作,再逐渐增加数字电视
测试发射机输出功率,直至可接受误码接收;
d) 记录被测接收机最小接收信号功率为此时被测接收机输入端的功率;
e)
逐渐增加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率,直至被测接收机不能正常工作,再逐渐减小数字电视
测试发射机输出功率,直至可接受误码接收;
f) 记录被测接收机最大接收信号功率为此时被测接收机输入端的功率。
5.2.9.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对上/下邻频道模拟电视信号干扰的抑制能力,单位为分贝(dB)。
5.2.9.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9。
style="width:8.08681in;height:2.36736in" />
图 9
5.2.9.3 测量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9连接测试系统,码流发生器输出标准活动图像序列,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
率,使被测接收机输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b) 调整被测接收机使屏幕显示正常图像;
c)
接通模拟电视测试发射机,将其置于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的上邻频道,增大模拟电视测试发射
机输出功率至被测接收机不能正常工作,逐步减小输出功率,直至可接受误码接收;
d)
记录被测接收机模拟电视上邻频抑制比为本频道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与此时模拟电视测试
发射机输出功率的比值;
e) 将模拟电视测试发射机置于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的下邻频道,重复步骤 c);
f)
记录被测接收机模拟电视下邻频抑制比为本频道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与此时模拟电视测试
发射机输出功率的比值。
5.2.10 抑制模拟电视同频干扰能力
5.2.10.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对同频道模拟电视信号干扰的抑制能力,单位为分贝(dB)。
GB/T 26685—2017
5.2.10.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9。
5.2.10.3 测量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9连接测试系统,码流发生器输出标准活动图像序列,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
率,使被测接收机输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b) 调整被测接收机使屏幕显示正常图像;
c)
接通模拟电视测试发射机,将其置于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的同频道,增大模拟电视测试发射机
输出功率至被测接收机不能正常工作,逐步减小输出功率,直至可接受误码接收;
d)
记录被测接收机模拟电视同频抑制比为本频道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与此时模拟电视测试发
射机输出功率的比值。
5.2.11 抑制数字电视邻频干扰能力
5.2.11.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对上/下邻频道数字电视信号干扰的抑制能力,单位为分贝(dB)。
5.2.11.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10。
style="width:8.22014in;height:2.37361in" />
图10
5.2.11.3 测量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10连接测试系统,码流发生器1输出标准活动图像序列,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1的
输出功率,使被测接收机输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b) 调整被测接收机使屏幕显示正常图像;
c) 码流发生器2输出标准活动图像序列,接通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2;
d) 若被测工作模式载波数为 C=1,
则设置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2为工作模式6;若被测工作模 式载波数为 C=3780,
则设置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2为工作模式7;
e)
将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2置于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1的上邻频道;增大其输出功率使被测接
收机不能正常工作,逐渐减小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2输出功率,直至可接受误码接收;
f)
记录被测接收机数字上邻频抑制比为本频道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与此时上邻频道信号功率
的比值;
g)
将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2置于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1的下邻频道,重复步骤e)~f);
GB/T 26685—2017
h)
记录被测接收机数字下邻频抑制比为本频道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与此时下邻频道信号功率
的比值。
5.2.12 抑制数字电视同频干扰能力
5.2.12.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对同频道数字电视信号干扰的抑制能力,单位为分贝(dB)。
5.2.12.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10。
5.2.12.3 测量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10连接测试系统,码流发生器1输出标准活动图像序列,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1的
输出功率,使被测接收机输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b) 调整被测接收机使屏幕显示正常图像;
c) 使码流发生器2输出标准活动图像序列,接通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2;
d) 若被测工作模式载波数为C=1,
则设置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2为工作模式6;若被测工作模 式载波数为C=3780,
则设置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2为工作模式7;
e)
将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2置于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1的同频道,增大其输出功率使被测接收
机不能正常工作,逐渐减小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2输出功率,直至可接受误码接收;
f)
记录被测接收机数字电视同频抑制比为本频道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与此时同频道干扰信号
功率的比值。
5.2.13 抑制0 dB 回波能力
5.2.13.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接收两径静态0dB 回波射频信号的能力。载噪比单位为分贝(dB),
回波时延单位为微
秒(μs)。
5.2.13.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7。
5.2.13.3 测量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7连接测试系统,码流发生器输出标准活动图像序列,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
率,使被测接收机输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b) 调整被测接收机使屏幕显示正常图像;
c) 按 A.3 多径信道模型设置信道模拟器;
d) 接通高斯噪声发生器,调整高斯噪声发生器功率使载噪比为30 dB;
e) 以 1 μs 为步进按以下顺序改变从径时延,直至(t+1)μs
时被测接收机不能可接受误码接收: 1 μs→500 μs→2 μs→500 μs→ … …→t μs→500
μs→(t+1)μs;
f) 记录被测接收机0 dB 最大回波时延为tμs;
g) 设置从径时延为30 μs,增大高斯噪声功率,使被测接收机不能正常工作;
GB/T 26685—2017
h) 逐渐减小噪声功率,直至可接受误码接收;
i) 记录被测接收机0 dB 回波载噪比为此时载波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
5.2.14 抑制动态多径能力
5.2.14.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适应动态多径信道的能力。载噪比单位为分贝(dB),
多普勒频移单位为赫兹(Hz)。
5.2.14.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7。
5.2.14.3 测量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7连接测试系统,码流发生器输出标准活动图像序列,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
率,使被测接收机输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b) 调整被测接收机使屏幕显示正常图像;
c) 按 A.4 多径信道模型设置信道模拟器,所有路径多普勒频移设置为70 Hz;
d) 接通高斯噪声发生器,增大高斯噪声功率,使被测接收机不能正常工作;
e) 逐渐减小噪声功率,直至可接受误码接收;
f) 记录被测接收机动态多径载噪比门限为此时载波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
g) 调整高斯噪声发生器功率使载噪比比 GB/T 26686—2017
中规定的抑制动态多径能力载噪比 最大值高3 dB;
h) 以 5 Hz 为步进按以下顺序改变所有路径的多普勒频移,直至(f+5)Hz
时被测接收机不能可 接受误码接收:10 Hz→500 Hz→ 15 Hz→500 Hz→……→f
Hz→500 Hz→ (f+5)Hz;
i) 记录被测接收机动态多径最大多普勒频移为f Hz。
5.2.15 抑制脉冲干扰能力
5.2.15.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抵抗脉冲干扰的能力,单位为微秒(μs)。
5.2.15.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11。
style="width:8.16736in;height:2.33333in" />
图 1 1
5.2.15.3 测量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GB/T 26685—2017
a)
按图11连接测试系统,码流发生器输出标准活动图像序列,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
率,使被测接收机输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b) 调整被测接收机使屏幕显示正常图像;
c) 设置脉冲信号发生器的脉冲重复周期为10 ms;
d) 调整脉冲幅度,使此时C/I 值比为一3 dB,
逐渐增大脉冲宽度,直至被测接收器不能可接受误 码接收;
e) 逐渐减小脉冲宽度至被测接收器可接受误码接收;
f) 记录被测接收机抑制脉冲干扰宽度为此时脉冲宽度。
5.2.16 抑制两径长回波能力
5.2.16.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适应两径长回波信道条件下能够正常工作的最低载噪比,单位为分贝(dB)。
5.2.16.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12。
style="width:10.05329in;height:2.39998in" />得流
发生器
数字电视
测试发射机
信道
模拟器
混合器
高斯噪声
发生器
被测
接收机
图 1 2
5.2.16.3 测量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12连接测试系统,码流发生器输出标准活动图像序列,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
率,使被测接收机输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b) 调整被测接收机使屏幕显示正常图像;
c) 按 A.5 多径信道模型设置信道模拟器;
d) 接通高斯噪声发生器,增大噪声功率,使被测接收机不能正常工作;
e) 逐渐减小噪声功率,直至可接受误码接收;
f)
记录被测接收机抑制两径长回波载噪比门限为此时载波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
5.2.17 抑制三径长回波能力
5.2.17.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在三径长回波信道条件下能够正常工作的最低载噪比,单位为分贝(dB)。
5.2.17.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13。
GB/T 26685—2017
style="width:10.04668in;height:2.40658in" />码流
发生器
数字电视
测试发射机
信道
模拟器
混合器
高斯噪声
发生器
被测
接收机
图 1 3
5.2.17.3 测量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13连接测试系统,码流发生器输出标准活动图像序列,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
率,使被测接收机输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b) 调整被测接收机使屏幕显示正常图像;
c) 按 A.6 多径信道模型设置信道模拟器;
d) 接通高斯噪声发生器,增大噪声功率,使被测接收机不能正常工作;
e) 逐渐减小噪声功率,直至可接受误码接收;
f)
记录被测接收机抑制三径长回波噪比门限为此时载波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
5.2.18 抑制固定接收条件下信道扰动能力1
5.2.18.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固定接收条件下在信道扰动条件下能够正常工作的最低载噪比,单位为分贝(dB)。
5.2.18.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14。
style="width:10.05329in;height:2.37996in" />码流
发生器
数字电视
测试发射机
信道
模拟器
混合器
高斯噪声
发生器
被测
接收机
图14
5.2.18.3 测量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14连接测试系统,码流发生器输出标准活动图像序列,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
率,使被测接收机输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b) 调整被测接收机使屏幕显示正常图像;
c) 按 A.7 多 径 信 道 模 型 设 置 信 道 模 拟 器 ;
d) 接通高斯噪声发生器,增大噪声功率,使被测接收机不能正常工作;
e) 逐 渐 减 小 噪 声 功 率 , 直 至 可 接 受 误 码 接 收 ;
GB/T 26685—2017
f)
记录被测接收机固定接收条件下信道扰动能力载噪比门限为此时载波功率与噪声功率的
比值。
5.2.19 抑制固定接收条件下信道扰动能力2
5.2.19.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固定接收条件下在信道扰动条件下能够正常工作的最大扰动信道功率与主径信道的功
率比,单位为分贝(dB)。
5.2.19.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15。
style="width:8.48672in;height:1.03312in" />码流
发生器
数字电视
测试发射机
信道
模拟器
被测
接收机
图15
5.2.19.3 测量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15连接测试系统,码流发生器输出标准活动图像序列,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
率,使被测接收机输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b) 调整被测接收机使屏幕显示正常图像;
c) 按 A.8 多径信道模型设置信道模拟器;
d) 减小路径4衰落,使被测接收机不能正常工作;
e) 逐渐增大路径4衰落,直至可接受误码接收;
f) 记录最大扰动信道功率与主径信道的功率比为此时路径4衰落,若步骤 d)
中路径4衰落减小 为 0 dB
仍然可以可接受误码接收,则最大扰动信道功率与主径信道的功率比记为0 dB。
5.2.20 抑制单频干扰能力
5.2.20.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抵抗单频干扰的能力,单位为分贝(dB)。
5.2.20.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16。
style="width:8.23403in;height:2.34653in" />
图16
GB/T 26685—2017
5.2.20.3 测量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16连接测试系统,码流发生器输出标准活动图像序列,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
率,使被测接收机输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b) 调整被测接收机使屏幕显示正常图像;
c) 接通单频信号发生器,设置单频干扰信号频率为待测频率:f-1MHz、f
MHz或 f+1 MHz (f
为被测频道中心频率),增大单频信号功率,使被测接收机不能正常工作;
d) 逐渐减小单频信号功率,直至可接受误码接收;
e)
记录被测接收机单频抑制比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与此时单频干扰信号功率的比值。
5.2.21 其他多径信道
5.2.21.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抵抗其他多径信道的能力。
5.2.21.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17。
style="width:8.54666in;height:1.00672in" />码流
发生器
数字电视
测试发射机
信道
模拟器
被测
接收机
图17
5.2.21.3 测量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17连接测试系统,码流发生器输出标准活动图像序列,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
率,使被测接收机输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b) 调整被测接收机使屏幕显示正常图像;
c) 参照附录C 中多径信道模型设置信道模拟器;
d) 参照5.2.7、5.2.13和5.2.14测试接收机相关性能。
5.2.22 抑制保护间隔外回波能力
5.2.22.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抑制保护间隔外回波能力。主径与回波能量之比单位为分贝(dB)。
5.2.22.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18。
style="width:8.46658in;height:1.03994in" />码流
发生器
数字电视
测试发射机
信道
模拟器
被测
接收机
图 1 8
GB/T 26685—2017
5.2.22.3 测量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18连接测试系统,码流发生器输出标准活动图像序列,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
率,使被测接收机输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b) 调整被测接收机使屏幕显示正常图像;
c) 按 A.3 多径信道模型设置信道模拟器,回波延时按表4设置;
d) 减小回波衰落,使被测接收机不能正常工作;
e) 逐渐增大回波衰落,直至可接受误码接收;
f) 记录抑制保护间隔外回波能力为此时回波衰落,若步骤 d)
中回波衰落减小为0 dB 仍然可以
可接受误码接收,则抑制保护间隔外回波能力记为0 dB。
表 4
|
|
---|---|
|
|
|
|
|
|
|
|
|
|
|
|
|
|
|
|
|
|
5.2.23 射频环路输出增益
5.2.23.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射频环路输出增益,单位为分贝(dB)。
5.2.23.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19。
style="width:8.47995in;height:1.78662in" />码流
发生器
数字电视
测试发射机
被测
接收机
射频环路
输出
频谱
分析仪
图 1 9
GB/T 26685—2017
5.2.23.3 测量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19连接测试系统,码流发生器输出标准活动图像序列,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
率,使被测接收机输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P。;
b) 被测接收机开机;
c) 从频谱分析仪读出射频环路输出功率P₁ ;
d) 记录射频环路输出增益为 A=P₁-Po。
5.3.1.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可接收的传送流数据率,单位为兆比特每秒(Mbps)。
5.3.1.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20。
style="width:8.12014in;height:2.30694in" />
图20
5.3.1.3 测量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20连接测试系统,分别构成不同数据率的传送流;
b) 码流发生器输出步骤
a)产生的传送流,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率,使被测接收机输
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c) 调整被测接收机使屏幕显示正常图像;
d) 验证传送流数据率自小到大过程中传送流中业务能否可接受误码接收;
e) 记录被测接收机传送流数据率为步骤 d)状态下最大传送流数据率。
5.3.2.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在传送流 PCR 抖动±500 ns 情况下,恢复系统时钟的能力。
5.3.2.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21。
GB/T 26685—2017
style="width:8.10676in;height:2.3199in" />码流
发生器
复用器
S1发生器
图 2 1
5.3.2.3 测试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21连接测试系统,码流发生器输出由两个视频业务构成的传送流,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
射机输出功率,使被测接收机输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b) 设置被测接收机处于静音状态;
c) 将随机的、抖动幅度为士500 ns 的扰动加入传送流 PCR 中 ;
d) 把被测接收机调谐到包含 PCR 抖动的传送流上;
e) 观察被测接收机屏幕上的视频图像,验证被测接收机能否可接受误码接收;
f) 记录被测接收机系统时钟恢复情况。
5.3.3.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是否支持差错控制能力。
5.3.3.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21。
5.3.3.3 测量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21连接测试系统,构成具有部分差错包的传送流;
b) 码流发生器输出步骤
a)产生的传送流,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率,使被测接收机输
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c) 调整被测接收机使屏幕显示正常图像;
d) 验证被测接收机能否可接受误码接收;
e) 记录被测接收机支持差错控制情况。
5.3.4.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是否支持PID 过滤能力。
5.3.4.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21。
GB/T 26685—2017
5.3.4.3 测量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21连接测试系统,构成具有32个 PID 的传送流;
b) 码流发生器输出步骤
a)产生的传送流,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率,使被测接收机输
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c) 调整被测接收机使屏幕显示正常图像;
d) 验证被测接收机能否可接受误码接收;
e) 若能正常显示,逐步增加传送流中PID 数,重复步骤
d),直至不能可接受误码接收;
f) 若不能正常显示,逐步减少传送流中PID 数,重复步骤
d),直至能可接受误码接收;
g) 记录被测接收机支持的最大PID 滤波包数。
5.3.5.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是否支持多成分节目处理能力。
5.3.5.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21。
5.3.5.3 测量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21连接测试系统,构成具有兼容视图及不兼容视图的传送流;
b) 码流发生器输出步骤
a)产生的传送流,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率,使被测接收机输
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c) 验证被测接收机能否可接受误码接收并呈现各成分内容;
d) 记录被测接收机支持多成分节目处理情况。
5.4.1.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是否支持业务和节目信息处理能力。
5.4.1.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21。
5.4.1.3 测量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21连接测试系统,构成具有 NIT、SDT、EIT、TDT 信息的传送流;
b) 码流发生器输出步骤
a)产生的传送流,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率,使被测接收机输
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c) 验证被测接收机能否可接受误码接收并处理 NIT、SDT、EIT、TDT 信息;
GB/T 26685—2017
d) 记录接收机支持业务和节目信息处理情况。
5.4.2.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是否支持电子节目指南(EPG) 信息处理能力。
5.4.2.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21。
5.4.2.2.1 测量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21连接测试系统,构成具有 EPG 信息的传送流;
b) 码流发生器输出步骤
a)产生的传送流,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率,使被测接收机输
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c) 对被测接收机复位,使业务选择列表为空,进行频道搜索;
d) 按电子节目指南按键,启动电子节目指南;
e)
验证被测接收机电子节目指南的节目时间表能否列出测试传送流中完整信息;
f) 记录被测接收机支持 EPG 处理能力情况。
5.4.3.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是否支持字幕处理能力。
5.4.3.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21。
5.4.3.3 测量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21连接测试系统,构成具有字幕信息的传送流;
b) 码流发生器输出步骤
a)产生的传送流,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率,使被测接收机输
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c) 验证被测接收机能否可接受误码接收并处理字幕信息;
d) 记录被测接收机支持字幕信息处理能力情况。
5.5.1.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视频解码是否符合 GB/T 20090.16 有关要求。
5.5.1.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20。
GB/T 26685—2017
5.5.1.3 测试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20连接测试系统,构成包含有符合GB/T 20090.16
的有关视频编码规定的传送流;
b) 码流发生器输出步骤
a)产生的传送流,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率,使被测接收机输
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c) 将被测接收机调谐到测量频道,检查被测接收机能否可接受误码接收;
d) 记录被测接收机支持数字视频解码能力情况。
5.5.2.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是否支持快速信道捕获能力。
5.5.2.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20。
5.5.2.3 测量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20连接测试系统,构成具有支持快速信道捕获信息的传送流;
b) 码流发生器输出步骤
a)产生的传送流,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率,使被测接收机输
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c) 验证被测接收机能否快速捕获并可接受误码接收;
d) 记录被测接收机支持快速信道捕获处理能力情况。
5.5.3.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是否具有支持静止图像处理的能力。
5.5.3.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20。
5.5.3.3 测量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20连接测试系统,构成具有静止图像的视频传送流;
b) 码流发生器输出步骤
a)产生的传送流,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率,使被测接收机输
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c) 验证被测接收机能否可接受误码接收;
d) 记录被测接收机支持静态图像处理能力情况。
5.5.4.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的视频显示特性。
GB/T 26685—2017
信号输入为射频信号,经过测试发射机调制后输出给接收机。
5.5.4.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22。
style="width:8.83332in;height:1.02674in" />码流
发生器
数字电视
测试发射机
RF -
被测
接收机
屏幕 亮/色度计
图 2 2
5.5.4.3 测试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22连接测试系统,构成具有所需测试信号的传送流;
b) 码流发生器输出步骤
a)产生的传送流,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率,使被测接收机输
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c) 显示方式为 LCD、PDP、CRT
显示方式的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其视频显示特性测量方法分别 参见 SJ/T
11348—2016、SJ/T 11348—2016、SJ/T 11345—2006;
d) 记录被测接收机视频显示特性数据。
5.6.1.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音频解码是否符合 GB/T 22726有关要求。
5.6.1.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20。
5.6.1.3 测试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12连接测试系统,构成包含有符合 GB/T
22726音频,以及多声道音频的传送流;
b) 码流发生器输出步骤
a)产生的传送流,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率,使被测接收机输
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c) 检查被测接收机能否正确解码数字音频码流;
d) 记录被测接收机处理数字音频解码能力情况。
5.6.2.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的音频输出口输出的音频信号电平,单位为伏(V)。
5.6.2.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23。
GB/T 26685—2017
style="width:8.58002in;height:1.05314in" />码流
发生器
数字电视
测试发射机
RF
被测
接收机
音频
分析仪
图23
5.6.2.3 两通道音频输出电平测量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23连接测试系统,构成包含音频 L、R:997
Hz(OdBFS正弦波音频测试信号)的传送流;
b) 码流发生器输出步骤
a)产生的传送流,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率,使被测接收机输
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c) 用音频分析仪测量接收机音频输出端的输出电平;
d) 记录被测接收机两通道音频输出功率为步骤 c)状态下输出电平。
5.6.2.4 多通道音频输出电平测量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23连接测试系统,构成包含 L、C、R、Ls、Rs:997 Hz(0 dBFs);LFE:30
Hz(O dBFs)正弦 波音频的传送流;
b)
码流发生器输出步骤a)产生的传送流,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率,使被测接收机输
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c) 用音频分析仪测量接收机音频输出端的输出电平;
d) 记录被测接收机多通道音频输出功率为步骤 c)状态下输出电平。
5.6.3.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的声音输出特性。
信号输入为射频信号,经过测试发射机调制后输出给接收机。
5.6.3.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24。
style="width:9.01331in;height:1.05336in" />码流
发生器
数字电视
测试发射机
RF
被测
接收机
扬声器 ·
音频
分析仪
图24
5.6.3.3 测试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24连接测试系统,构成具有所需测试信号的传送流;
b) 码流发生器输出步骤
a)产生的传送流,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率,使被测接收机输
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c) 显示方式为 LCD、PDP、CRT
显示方式的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其声性能测量方法分别参见
GB/T 26685—2017
SJ/T 11348—2016 、SJ/T 11348—2016 、SJ/T 11345—2006;
d) 记录被测接收机声性能数据。
检查接收机适应电源电压或频率出现偏差的能力。
测试框图见图25。
style="width:6.25321in;height:1.8733in" />码流
发生器
数字电视
测试发射机
被测
接收机
可调电源
图25
5.7.3.1 电源电压变化适应性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25连接测试系统,码流发生器输出标准活动图像序列,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
率,使被测接收机输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b) 调压器电压设置为220 V、50Hz, 调整被测接收机使屏幕显示正常图像;
c) 在176 V~242V
电压条件范围调节电源电压,鉴别被测接收机能否正常工作;
d) 记录被测接收机电源电压变化为步骤c)状态下的电压范围。
5.7.3.2 电源频率变化适应性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25连接测试系统,码流发生器输出标准活动图像序列,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
率,使被测接收机输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b) 电源模拟器电压设置为220 V、50
Hz,调整被测接收机使屏幕显示正常图像;
c) 在49 Hz~51Hz
频率条件范围调节电源频率,鉴别被测接收机能否正常工作;
d) 记录被测接收机电源频率变化为步骤 c)状态下的频率范围。
检查接收机在标准测量状态下的整机总耗散功率。
测试框图见图26。
GB/T 26685—2017
style="width:6.25337in;height:1.95338in" />码流
发生器
数字中视
测试发射机
被测
接收机
功率计
图26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26连接测试系统,码流发生器输出标准活动图像序列,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
率,使被测接收机输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b) 测试系统调至标准测量条件,调整被测接收机正常工作;
c) 用电源功率计读出被测接收机的消耗功率;
d) 记录被测接收机整机消耗功率为步骤 c)状态下的消耗功率。
检查接收机处于待机状态时的消耗功率。
测试框图见图26。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26连接测试系统,码流发生器输出标准活动图像序列,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
率,使被测接收机输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b) 关闭被测接收机所有附加功能;
c) 被测接收机调至待机状态;
d) 用电源功率计读出被测接收机的消耗功率;
e) 记录被测接收机待机消耗功率为步骤 c)状态下的消耗功率。
5.10.1 软件版本更新
待定。
5.10.2 中文图形操作界面
5.10.2.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是否支持图形化操作界面。
5.10.2.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20。
GB/T 26685—2017
5.10.2.3 测量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20连接测试系统,码流发生器输出标准活动图像序列,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
率,使被测接收机输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b) 检查被测接收机是否具有图形操作界面;
c) 记录被测接收机支持中文图形操作界面情况。
5.10.3 业务选择列表
5.10.3.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是否实现一个图形化用户界面,提供网络中播出的业务名称列表。
5.10.3.2 业务选择列表建立
5.10.3.2.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能否利用NIT 和 SDT 提供的信息建立业务选择列表。
5.10.3.2.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27。
style="width:10.58665in;height:4.36678in" />码流
发生器1
复用器1
SI发生器1
码流
发生器2
复用器2
SI 发生器2
数字电视
测试发射机1
被测
接收机
数字中视
测试发射机2
图 2 7
5.10.3.2.3 测试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27连接测试系统,码流发生器输出标准活动图像序列,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1输出
功率,使被测接收机输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b) 按照表5设置业务选择列表建立测试所需的业务信息。其中在 NIT actual
和 NIT other 中 设置 service list descriptor,在 SDT actual 和 SDT
other 中设置 service descriptor,至少设 置两个不同的 service list
descriptor;
GB/T 26685—2017
表 5
|
|
|
---|---|---|
|
|
|
|
|
c) 确认复用器1的传送流中存在NIT actual和 NIT
other,将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2输出信号 功率降低到不能正常接收,利用NIT
进行频道搜索;
d) 进入业务选择列表,查看是否出现复用器1中提供的业务项;
e) 将数字电视发射机2输出信号功率增加到可正常接收;
f) 将业务选择列表中的业务项全部删除,利用NIT 进行频道搜索;
g) 进入业务选择列表,查看是否出现复用器1和复用器2提供的业务项;
h) 记录被测接收机在步骤 d)状态下是否呈现复用器1提供的所有业务,在步骤
g)状态下是否呈 现复用器1和复用器2提供的所有业务;
i) 记录被测接收机支持业务选择列表建立功能情况。
5.10.3.3 业务选择列表编辑
5.10.3.3.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业务选择列表的编辑操作功能。
5.10.3.3.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27。
5.10.3.3.3 测量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27连接测试系统,码流发生器输出标准活动图像序列,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
率,使被测接收机输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b)
检查被测接收机业务选择列表是否具备业务项的排序功能,以及产品规范指定的编辑功能;
c) 记录被测接收机支持业务列表编辑功能情况。
5.10.3.4 业务选择列表更新
5.10.3.4.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的业务选择列表是否能够随网络业务数据变化而更新。
GB/T 26685—2017
5.10.3.4.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27。
5.10.3.4.3 测量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27连接测试系统,码流发生器输出标准活动图像序列,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1和2
输出信号功率,使被测接收机输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b) 按照表6设置业务选择列表更新测试所需的业务信息;
表 6
|
|
|
---|---|---|
|
|
|
|
|
c)
从复用器1传送流中去除一个业务,检查被测接收机在未经过用户确认情况下,该业务项是否
从业务选择列表中消除;
d)
从复用器1中去除整个传送流,检查被测接收机业务选择列表中,复用器1提供的业务项是否
被消除;
e)
在复用器1中加入新传送流,即在原传送流中再增加一个新业务,检查当被测接收机加电,或
者进入业务选择列表时,被测接收机是否给出用户提示信息,指出有新业务加入;
f) 记录被测接收机支持业务选择列表更新功能情况。
5.10.3.5 业务选择列表删除
5.10.3.5.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的业务列表删除功能。
5.10.3.5.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27。
5.10.3.5.3 测量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27连接测试系统,码流发生器输出标准活动图像序列,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
率,使被测接收机输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GB/T 26685—2017
b)
检查业务选择列表是否具备单个业务项的删除功能,以及删除全部业务项的功能;
c) 记录被测接收机支持业务选择列表删除功能情况。
5.10.4 状态条
5.10.4.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状态条能否显示当前节目名称和该节目的持续时间,以及后续节目名称和该节目的起
始时间。
5.10.4.2 状态条显示和更新
5.10.4.2.1 特征说明
检查 EIT p/f中描述符:短事件描述符(Short event
descriptor)、扩展事件描述符(Extended
event descriptor)、内容描述符(Content descriptor)。
5.10.4.2.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27。
5.10.4.2.3 测试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27连接测试系统,码流发生器输出标准活动图像序列,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
率,使被测接收机输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b) 按照表7设置状态条显示所需业务信息,并构造 EIT actual and other
p/f;
表 7
|
|
|
---|---|---|
|
|
|
|
|
c) 选择并收看一个具有表7中EIT 描述符的业务,观察被测接收机状态条;
d) 检查状态条显示信息是否正确(此时的状态条信息来自当前流,即 EIT
actual p/f);
e)
从业务选择列表中选择一个处于另一传送流中的业务,但并不转换至此业务,即保持在原
频道;
f) 检查状态条能否显示其他传送流中业务时间信息,记录被测接收机对 EIT
other p/f 的处理 能力;
GB/T 26685—2017
g) 改变内容描述符参数值,检查状态条信息是否正确地更新;
h) 记录被测接收机支持状态条显示和更新功能情况。
5.10.4.3 状态条显示容错能力
5.10.4.3.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对 EIT p/f 中内容描述符和组件描述符处理能力。
5.10.4.3.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27。
5.10.4.3.3 测试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27连接测试系统,码流发生器输出标准活动图像序列,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
率,使被测接收机输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b)
按照表8设置状态条容错测试所需业务信息,并设置如表9中的内容描述符和组件描述符
参数;
表 8
|
|
|
---|---|---|
|
|
|
|
|
表 9
|
|
|
---|---|---|
|
|
|
|
|
|
|
|
|
c)
选择一个业务,检查被测接收机对于不具备解码内容和组件描述符指定的内容是否死机,对于
可以解释的内容和组件描述符是否能正常显示图像及播出声音;
d) 检查状态条显示;
GB/T 26685—2017
e) 记录被测接收机支持状态条显示容错能力情况。
5.10.5 用户参数设置和存储
5.10.5.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是否具有参数存储功能。
5.10.5.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21。
5.10.5.3 测试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21连接测试系统,码流发生器输出标准活动图像序列,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
率,使被测接收机输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b) 检查被测接收机以下用户参数设置功能是否正常:
1) 视频显示主要参数—-亮度、色饱和度、对比度、色温;
2) 音频显示主要参数—
高音、低音、单声道、立体声、左右声道均衡、音量控制;
3) 多语种选择;
4) 业务选择列表的相关数据;
c) 记录被测接收机支持用户参数设置和存储功能情况。
5.10.6 断电记忆
5.10.6.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的断电记忆功能。
5.10.6.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21。
5.10.6.3 测试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21连接测试系统,码流发生器输出标准活动图像序列,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
率,使被测接收机输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b) 断电后重新开机,检查接收机是否能够恢复断电前的功能状态;
c) 记录被测接收机支持断电记忆功能情况。
5.10.7 恢复工厂设置
5.10.7.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能否应提供一种功能,即把所有参数选择恢复到出厂时的设置状态,因此而取消掉所有
业务选择列表、用户参数设置等。在复位后,接收机应进入初始安装状态。
5.10.7.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21。
GB/T 26685—2017
5.10.7.3 测试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21连接测试系统,码流发生器输出标准活动图像序列,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
率,使被测接收机输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b) 断电后重新开机,检查被测接收机是否能够恢复断电前的功能状态;
c) 找到被测接收机的复位功能,并初始化被测接收机;
d) 记录被测接收机支持恢复工厂设置功能情况。
5.10.8 实时钟
5.10.8.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的实时钟是否可显示年、月、日和时间,以及接收机是否可根据时间日期表
TDT 和时
间偏移表TOT, 对实时钟显示更新。
5.10.8.2 实时钟运行
5.10.8.2.1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28。
style="width:8.49375in;height:2.36042in" />
图28
5.10.8.2.2 测量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28连接测试系统,码流发生器输出标准活动图像序列,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
率,使被测接收机输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b) 用码流分析仪测试并确认传送流中是否存在 TDT 和 TOT;
c) 连接被测接收机,导出时间和日期显示界面;
d) 检查显示日期是否与 TDT 时间相同,检查显示时间是否连续改变;
e) 记录被测接收机支持实时钟运行功能情况。
5.10.8.3 实时钟更新
5.10.8.3.1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28。
5.10.8.3.2 测量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GB/T 26685—2017
a)
按图28连接测试系统,码流发生器输出标准活动图像序列,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输出功
率,使被测接收机输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b) 确认传送流中包含 TDT 和 TOT, 设置不带 local time offset
descriptor的 TOT, 设置 TDT, 其日期和时间参数按照表10设定;
TOT 中本地时间偏移描述符指出本地时间和 UTC
时间的偏移量,以及日期信息。该描述符中的
时间变化(time of
change)是根据实际时间改变的参数项。本例中,时间设置为2005-12-31,23:57:00。
表10
|
|
|
---|---|---|
|
||
|
|
|
|
|
|
|
|
|
|
|
|
|
8 h,北京时间 |
|
|
|
|
|
0 h |
|
c) 连接被测接收机,等待 TDT 的年份发生变化,导出时间和日期显示界面;
d) 检查被测接收机所显示的日期和时间;
e) 将测试结果填入表11;
表 1 1
|
|
|
|
|
|
---|---|---|---|---|---|
|
|
||||
|
|
||||
|
|
||||
|
|
f) 关闭被测接收机,设置 TOT 的 local time offset descriptor,在 TDT 和
TOT 中设置相同的
UTC 时间,见表12;
表 1 2
|
|
---|---|
|
g) 接通被测接收机,查看被测接收机显示的时间和日期;
h) 将测试结果填入表11;
i) 记录被测接收机支持实时钟更新功能情况。
GB/T 26685—2017
5.10.9 频道搜索
5.10.9.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自动频道搜索和利用NIT
5.10.9.2 自动频道搜索
5.10.9.2.1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29。
style="width:10.61339in;height:6.4999in" />码流
发生器1
复用器1
SI 发生器1
频道搜索功能。
数字电视
测试发射机1
码流
发生器2
复用器2
SI 发生器2
数字电视
测试发射机2
混合器
被测
接收机
码流
发生器3
复用器3
SI发 生 器 3
数字电视
测试发射机3
图29
5.10.9.2.2 测量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29连接测试系统,码流发生器输出标准活动图像序列,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1、2、3
输出信号功率,使被测接收机输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b) 将数字测试发射机1、2、3的工作频点分别设置为:4频道(80 MHz);16
频道(498 MHz);
49频道(802 MHz);
c) 将 SI发生器 NIT 和 SDT
取消,对接收机初始化,或清除业务选择列表中所有业务;
d) 被测接收机进行频道搜索;
e) 检查业务选择列表,是否能找到网络中存在的所有数字业务;
f) 记录被测接收机搜索结果,及完成频道搜索所需时间。
5.10.9.3 利用 NIT 进行频道搜索
5.10.9.3.1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29。
GB/T 26685—2017
5.10.9.3.2 测量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29连接测试系统,码流发生器输出标准活动图像序列,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1、2、3
输出信号功率,使被测接收机输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b) 将数字测试发射机1、2、3的工作频点分别设置为:4频道(80 MHz);16
频道(498 MHz); 49频道(802 MHz);
c) 设置 SI 发生器的NIT 表和SDT 表,包括设定的3个频点中所有数字业务;
d) 被测接收机进行初始化,或清除业务选择列表中所有的业务;
e) 被测接收机进行频道搜索;
f) 检查业务选择列表,是否能找到网络中存在的所有数字业务;
g) 记录被测接收机搜索结果,及完成频道搜索所需时间。
5.10.10 内部时钟
5.10.10.1 特征说明
检查接收机是否具有内部时钟,用来定时转换待机模式和工作模式,或定时触发某种功能。以及内
部时钟定时器是否可以由用户设定。
5.10.10.2 测试框图
测试框图见图29
5.10.10.3 测试方法
测量步骤如下:
a)
按图29连接测试系统,码流发生器输出标准活动图像序列,调整数字电视测试发射机1、2、3
输出信号功率,使被测接收机输入功率为标准射频输入信号功率;
b) 将数字测试发射机1、2、3的工作频点分别设置为:4频道(80 MHz);16
频道(498 MHz); 49频道(802 MHz);
c) 确认被测接收机可以在3个工作频点上转换业务;
d) 将被测接收机调谐到某个给定业务:
1) 设置被测接收机定时器功能;
2) 设置被测接收机定时器,比当前的接收机时间多5 min;
3) 设置被测接收机处于待机状态;
e) 针对不同业务,重复测试过程,把测试结果填入表13;
表13
|
|
|
|
|
---|---|---|---|---|
f) 记录被测接收机支持内部实时钟功能情况。
GB/T 26685—2017
(规范性附录)
多径信道模型
A.1 瑞利信道模型
瑞利信道模型(静态)见表 A.1。
表 A.1
路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2 莱斯信道模型
莱斯信道模型(静态)见表 A.2。
GB/T 26685—2017
表 A.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3 0 dB 回波信道模型
表 A.3
|
|
|
|
|
---|---|---|---|---|
|
|
|
|
|
|
|
|
|
|
GB/T 26685—2017
A.4 动态多径信道模型
动态多径信道模型见表A.4 和 表 A.5。
表 A.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 A.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5 两径长回波信道模型
两径长回波信道模型见表 A.6。
表 A.6
|
|
|
|
|
|
|
---|---|---|---|---|---|---|
|
|
|
|
|
||
|
|
|
|
|
|
|
|
GB/T 26685—2017
A.6 三径长回波信道模型
三径长回波信道模型1见表 A.7。
表 A.7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径长回波信道模型2见表 A.8。
表 A.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径长回波信道模型3见表 A.9。
表 A.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7 固定接收条件扰动信道1模型
固定接收条件下扰动信道1信道模型1见表 A.10。
GB/T 26685—2017
表 A.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固定接收条件下扰动信道1信道模型2见表A.11。
表 A.1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固定接收条件下扰动信道1信道模型3见表A.12。
表 A.1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GB/T 26685—2017
A.8 固定接收条件扰动信道2模型
固定接收条件下扰动信道2信道模型1见表 A.13。
表 A.1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固定接收条件下扰动信道2信道模型2见表 A.14。
表 A.1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固定接收条件下扰动信道2信道模型3见表 A.15。
表 A.1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GB/T 26685—2017
固定接收条件下扰动信道2信道模型4见表A.16。
表 A.1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GB/T 26685—2017
(规范性附录)
可接受误码
B.1 可接受误码
可接受误码是指:在规定的测试时间内,观察接收机视频解码输出到显示屏幕上的视频图像,图像
不出现可察觉差错。
——对于除动态信道外的性能试验,主观的测量周期为60 s。
——对于动态信道性能试验,主观的测量周期为2 min。
——对于功能试验,主观的测量周期为15 s。
B.2 动态信道
动态信道是指信道模型中至少有1条路径的多普勒类别为莱斯类型、瑞利类型或1
Hz (含)以上纯
多普勒类型,包括三径长回波信道模型2、动态多径信道、固定接收条件扰动信道。
GB/T 26685—2017
(资料性附录)
其他多径信道模型
C.1 信道模型1
信道模型1见表 C.1。
表 C.1
|
|
|
|
|
|
|
---|---|---|---|---|---|---|
|
|
|
|
|
20 Hz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2 信道模型2
信道模型2见表 C.2。
GB/T 26685—2017
表 C.2
|
|
|
|
|
|
|
---|---|---|---|---|---|---|
|
|
|
|
|
50 Hz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3 信道模型3
信道模型3见表 C.3。
表 C.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GB/T 26685—2017
表 C.3 ( 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4 信道模型4
信道模型4见表 C.4。
表 C.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GB/T 26685—2017
表 C.4 ( 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5 信道模型5
信道模型5见表 C.5。
表 C.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GB/T 26685—2017
表 C.5 ( 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C.6 信道模型6
信道模型6见表 C.6。
表 C.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tyle="width:3.09994in" />GB/T 26685—2017
更多内容 可以 GB-T 26685-2017 地面数字电视接收机测量方法. 进一步学习